春暖花开的个人空间

信息量1496

中国年轻人为啥急着要买房?2013/7/28 10:52:59

据中国《国际在线》报道称,着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近日发声,劝导年轻人先不要急着买房,“如果现在买房压力太大,不如调整好心态,先安心工作,等自己的薪酬高了再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房产”。有人对他表示支持,说有道理;但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的飙涨,一直也不乏对年轻人买房的劝导之声。两年前,链家地产与光大银行就联手发布过一份《北京市二手房贷分析报告》,指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而**及德国为42岁,我国**地区为36岁,美国亦达30岁以上。《报告》得出结论,北京年轻人过早且过于依赖父母力量购房。而两年来,一些过来人也常呼吁,年轻人应先租房,再买小房,然后再置换大房,通过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方式一步到位,既不合常理,也缺乏理性。

应该说,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发达国家,年轻人买不起房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像中国年轻人过早通过“啃老”的方式买房置业的现象却很鲜见。也可以讲,正是大量非理性购房的“刚性需求”不断入市购买,把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推向极致。笔者赞同柳传志先生让年青人通过自己的逐步积累,理性购房的观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年轻人非理性购房背后的成因。

首先,在发达国家,房价始终保持在较为稳定的区域内运行,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房地产泡沫也只是涨了87%,而我国房价10年涨了6倍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2008年底的47万亿一下飙升至现在的105万亿。货币超发如此严重,***外升内贬问题已相当可怕。很多人发现,晚买房不如早置业,以免到后来还贷压力更是吃不消。

在房价进入飙升通道后,你越是不买房,以后越是买不起房。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6万元。试想,如果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全年只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而如果房价每平方米两万多,要是增长10%,那即便是50平方的小户型,也要增加十几万元的支出。可见中国房价的一路飙升,使得年轻人出于一种恐惧性心理不得不提早购房置业。

再者,政府在保障房和廉租房方面无法托底。1998年我国政府将房地产市场完全市场化,随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增长时代,而房价开始如脱疆的野马一路向前。令人奇怪的是,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托底的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在2009年才开始大规模启动,但这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所有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再加上我国租房市场极其混乱,租客很难长期稳定下来,动不动就要搬家,所以很多人只能选择透支未来数十年的方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屋。

很多发达国家年轻人之所以不急于购房,因为他们有健康、完善的房屋租赁市场,政府对低收入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让其即使是租房居住,房租的压力也不会很重。正是有了发达国家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方面的托底,所以西方年轻人并不急于购房。如今在国内,一方面房价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所有托底保障一概皆无,而且住房租赁市场相当混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年轻人买房热情居高不下,不足为奇。

最后,民众对政府调控房地产能力表示怀疑。自2009年12月开始房地产调控以来,调控经历了5次升级,即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再到今年2月20日的“国五条”。政策调控措施频出且逐步加码,但就是按不住房价高昂的“头”。本来很多年轻人寄希望于政府让房地产回归消费属性,使自已能够轻松买房,但是房价屡调屡涨,年轻人已经不相信政府有能力将房价调到理性区间了,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失控。在不抱一丝希望的情况下,中国年轻人只能选择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方式去接受世界最高的房价。

柳传志先生劝导中国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逐步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这本无过错。但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不理性,央行印钞票的速度不理性,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的不理性,中国年轻人能理性得了吗?显然不能。不过好在本届中央政府开始收紧银根,引导存量信贷流向实体经济而非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在无天量流动性支撑的情况下,相信中国的高房价会有较大级别的回落。笔者认为,在购房问题上的不理性的板子不该全打在中国年轻人身上,我们的上届政府有很大的责任。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留言反馈
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非实时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