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车行万里

华晨“解套”之困

发布:2008/4/6 14:56:16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虽然有“2007年一举扭亏为盈”的利好,但今年以来华晨金杯汽车公司(ST金杯,600609.SH)的股价却在一路下探:从1月16日的最高点9.56元到如今的不足6元,跌幅已近40%。

  广大股民热切期待华晨能够放出重大利好以便“解套”,但不幸的是,此时华晨自己也面临的“解套”压力更大。

  3月31日,华晨的骏捷两厢车型——骏捷FRV在沈阳华晨工厂下线,华晨董事长祁玉民称:“这款车是华晨‘砸锅卖铁'花费10亿元打造的FRV平台上的首款产品。”然而透过这款新车,大家看到的却是整个华晨始终难以突破的瓶颈。

  2006年3月,华晨推出了骏捷轿车(三厢),此车甫一面世就引起了极大反响,在当年一举挤进了全国乘用车单一车型销量排行榜前十名。到了2007年,骏捷继续发力,成为华晨扭亏为盈的首要功臣。

  这无疑加大了华晨对于骏捷的“厚爱”——去年10月份,华晨全新研发的一款中级轿跑车上市,为了能让该车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华晨不惜把这一款全新车型冠以骏捷的头衔,起名叫骏捷酷宝,为的就是能沾上骏捷的光,趁热打铁。

  不过如今上市的新车仍叫骏捷FRV,也就是说,从2006年开始,华晨的新车型都是在围绕骏捷做文章。

  其实,在2006年骏捷轿车上市之前,华晨相关高层就对外表示,华晨的自主策略是高起点自主,产品将在初始车型中华轿车的基础上向两端延伸,“华晨已为此路线设计出多款全新车型,以丰富华晨的生产线及品牌阵营。”但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华晨始终在对骏捷“不离不弃”。

  从2006年开始至今,华晨先后推出了骏捷项目、涡轮增压发动机项目、出口德国项目以及第五工厂项目(骏捷FRV就是从刚建成投产不久的第五工厂下线的)等,累计投入了几十亿元,时至今日,华晨在资金上已经捉襟见肘。祁玉民对此也并不掩饰:“近几年华晨经历了快速发展,自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也使我们逐渐地碰到了发展资金上的难题。”缺钱的华晨显然无法在车型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去年华晨的汽车在欧洲接受NCAP标准碰撞检测时仅获得的“一星”成绩(满分为五星),已经为其研发后续车型敲响了警钟。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华晨将来除了应该投入巨资加大研发实力外,更为关键的还是要学会利用国际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华晨的金杯品牌一直保持着跟丰田的合作关系,另外华晨还有华晨宝马这样一个极具技术优势的合资公司,更好地将国际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最大化地转移到自主品牌身上,才是对华晨一本万利的事情。”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